妈妈培养孩子的动作(妈妈培养孩子的动作有哪些)

妈妈培养孩子的动作(妈妈培养孩子的动作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妈妈培养孩子的动作(妈妈培养孩子的动作有哪些)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妈妈培养孩子的动作(妈妈培养孩子的动作有哪些)

一、对孩子精细动作的培养,家长该怎么做?

       手不仅是人类活动的主要器官,也是人类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精细的手部动作可以加速大脑发育。宝宝精细动作进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标志着他的脑神经,骨骼肌,感觉统合的成熟。多玩一些精细的动作游戏,可以为宝宝探索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独创性对婴儿和婴儿来说非常重要。读者是人们活动的主要器官,

       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重要器官,细的手部动作可以加速大脑发育。宝宝精细动作进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标志着他的脑神经骨骼肌感觉统合的成熟。多玩一些精细的动作游戏,可以为宝宝探索和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宝宝会翻身,体力更好,精细动作准确性更好。让我们把难度再提高一点,让宝宝的兴趣和能力坐上小火箭,一路向上。

       父母把一根绳子和一个大铃铛,绑在一个塑料充气球上。宝宝仰卧时,父母拉绳子把球放在宝宝胸前,拍球让宝宝用手试试。如果宝宝不主动,家长可以握住宝宝的手,教他怎么做,宝宝喜欢这个游戏后,家长可以把球收起来,让它变得更难。爸爸妈妈知道的更多。宝宝在身体上方打大声球非常困难。不仅要有手劲,还要能瞄准。父母应该更耐心地引导宝宝。

       这个动作将为下一个年龄段的人抓住移动的物体做准,爱坐的宝宝也可以在父母怀里玩这个游戏。抓乒乓球,锻炼抓球能力,加强手眼协调。父母准备了一个小盆和一些乒乓球。你可以在乒乓球上画可爱的笑脸,引起宝宝的兴趣。让宝宝坐在父母的怀里,父母用手穿过宝宝的腋下握住小盆,让宝宝可以自由地拿盆里的乒乓球。观察宝宝是否张开整个手掌去拿球,尤其是拇指是否伸出。

二、如何锻炼孩子的平衡力

       
对于孩子平衡力的训练最佳时期是在2-4岁,这个时期孩子的身体柔软,对于许多的动作都容易学,而且他们还喜欢模仿,不怕被别人的嘲笑,此时培养孩子的平衡力是非常关键的,如何锻炼孩子的平衡力? 1、摇摇椅(6个月~2岁) 妈妈坐在垫子上,屈膝,让宝宝坐跨在你的腹部,后背依靠在妈妈大腿上,同时用手握住宝宝腋下。妈妈向后翻滚,再坐起。 给宝宝的帮助:帮宝宝增强空间意识(深度认知)及身体平衡性。 妈妈请注意:对于小年龄的宝宝,妈妈在前后摇晃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在托住小朋友腋下的同时,用手给宝宝后颈部以支撑。 2、膝上平衡(0~1岁) 妈妈双腿并拢坐好,宝宝坐在妈妈双膝上,面向妈妈。 妈妈帮助小朋友伸开双臂,帮助其保持平衡。妈妈进行双膝屈伸动作,重复上述动作多次,过程中始终与宝宝保持对视。 给宝宝的帮助:锻炼小朋友身体的平衡性和稳定性。 妈妈请注意:对于年龄较小的宝宝,妈妈屈膝的幅度可适当减小,以宝宝能接受的程度为准;尽量让宝宝双手伸平,保持身体的平衡与稳定性。 3、滑翔机(0~1岁) 妈妈以跪立或站立姿势,用惯用手臂从两腿中间穿过小朋友胯下,手掌向上托住小朋友胸腹部,另一只手拖住小朋友颈部帮助其抬头。前后、左右摇晃小朋友。 给宝宝的帮助:增强宝宝空间意识(深度认知)及内耳平衡系统。 4、瑜伽球(0~2岁) 让宝宝趴在瑜伽球上,妈妈双手扶住宝宝胯部或大腿外侧,前后、左右摇摆瑜伽球。如果宝宝较快适应,可加大摇摆幅度或尝试让宝宝躺在瑜伽球上,重复上述动作。当宝宝害怕或不适应摇摆时,可在前方放上他喜欢的玩具或同爸爸保持对视,建立安全感。 孩子如果缺乏平衡力,对孩子的一生都受影响,所以家长们可以通过以上的几种方法帮助孩子锻炼平衡力,让他们能够成为健康的宝宝。

三、如何训练孩子的精细动作能力

       
精细动作是人类解决细小问题的重要基础,其发展主要体现在手指、手掌和手腕等部位的活动能力, 0-3岁是精细动作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因此要针对婴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适当的训练。精细动作发育的发展顺序应为:0——6个月的婴儿应多做抓握动作训练;6——12个月婴儿应多做敲打等动作;1——2岁应围绕自己吃的穿洗澡等日常生活行为得到训练;2——3岁应多做组合玩具、拼图、花花等方面的训练。 手部基本动作训练: 精细动作包括手的初级动作,如抓握能力,这是很复杂的手眼协调动作,受 大脑的视觉中枢、手的运动中枢联合支配。妈妈们要明白呦—手的动作发展可是宝宝智慧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呀。宝宝在2-3个月的时候就要开始练习抓握了,妈妈可以将带响的玩具挂在宝宝床的上边,吸引宝宝去抓握玩具,妈妈也可以手里吊一个小球,高度应该是孩子能够抓到的,要记住呀:妈妈一定要和宝宝互动,才能提高宝宝的抓握兴趣。当宝宝可以轻而易举的抓到时,要逐渐提升高度。4–5个月宝宝可以锻炼抱瓶喝水,还可以双手对捏、鼓掌欢迎,随着宝宝双手抓握能力的增强,妈妈可以对宝宝的双手协调进行训练。比如:喝奶时让宝宝自己抱住奶瓶 5个月时妈妈可以对宝宝进行拇、食指对捏的训练。如:让宝宝自己捏小馒头,捏绳子等等。6个月时,随着宝宝视觉能力的发展,它能够观察到周围的物品并能够很准确的把物品抓到手,并尝试将物品放到一个地方,因此妈妈在6个月时要有意识的开始手眼协调能力的训练。这时候的妈妈要切记:只要是在安全的条件下,不要嫌孩子乱拿乱动哟。7个月以后,宝宝有了一定的大动作和精细动作的能力,很喜欢做重复的动作,这正是宝宝在头脑里思考,在头脑中产生概念,明白自己和物的关系,从此小手变得勤快,这时,妈妈就要对宝宝进行动手能力的训练了,这个阶段也是宝宝开始用手来认识客观世界和实物,妈妈要有意识的让宝宝进行捏东西、塞东西等的训练。10个月开始要对宝宝进行敲打训练了,11个月要开始训练套杯子、捡豆子,比如妈妈在家里可以让练宝宝将豆子捡到碗里,来训练宝宝的手部灵活性及手眼协调能力。12个月开始,妈妈可以利用讲故事的时间,让宝宝练习自己翻书的能力,目的是训练宝宝手指的灵活性及手腕的力量和对图画的判断力。13个月的宝宝可以训练倒东西的动作,14个月就要开始月训练使用勺子了,15个月训练镶嵌板,从有抓手的过度到无抓手,16个月宝宝进入卷的敏感期,可以让宝宝练习卷拧东西,物品由大到小,由硬到软,同时练习双手配合能力,17个月让宝宝练习撕纸,促进手指、肌肉的分化。18个月让宝宝练习夹东西、有手握笔涂鸦,19个月让宝宝练习切东西,20个月开始捏东西,练习捏橡皮泥,给宝宝示范,24个月练习串珠子、用筷子、搭积木了。28个月以后学习画画,练习按的动作,培养宝宝双手的配合能力以及自理能力,让宝宝自己按扣子。 对宝宝进行精细动作的训练,妈妈要注意由易到难,让宝宝在安全的范围里活动。 通过对宝宝有目的的精细动作的训练,可以提高宝宝手眼协调、发展精细动作,达至心灵手巧,聪明伶俐。

四、对孩子精细动作的培养,父母该如何做?

       宝宝精细的动作发展必须建立在大动作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如果孩子大动作都没有发育好,就要求孩子去发展精细动作,这是不大现实的。就好像孩子还不会走路,你就要求他跑一样。这些都可以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精细动作的锻炼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需要把这些动作运用到日常的生活和游戏中,相信孩子的动手能力会越来越强。

       首先,大人不要什么都帮着孩子干。要让孩子学会自己动手做事情,很多串珠游戏。还有手工,都可以锻炼孩子的精细动作,还有画画。那么,在2-8个月的成长阶段,正是孩子双手智能的开发的重要时期,也是精细动作形成的敏感时期。这时的孩子,先是“手眼协调”能力的发展,之后就是“手部精细动作”培养,所以父母一定要抓住这个敏感期新生宝宝有抓握反射,这是个无意识的行为,当我们把一个手指放在宝宝掌心,宝宝就会自动握住手指。但大多数的时候,宝宝都是握拳的,大拇指内扣,精细运动的发展第一步就是让手掌打开,拇指不内扣。

       3个月时,孩子的小手放松了,张开双臂像是要拥抱世界,他的手大部分时间处于半开半合状态,在他手心放一个摇铃,他会立刻握住,可能还会把摇铃塞进嘴里,玩具越轻,他控制得越好。

       大概2~3月,这个阶段,妈妈可以进一步锻炼宝宝手部的抓握能力:轻轻抚摸宝宝的手背,刺激宝宝手部的*射*作。给宝宝准备一些方便抓握的玩具,如:花铃棒、环状小玩具、绒布卡通手偶等不同质地的玩具首先,我们常说的精细动作,主要指的是运用到宝宝手部小肌肉的动作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妈妈培养孩子的动作(妈妈培养孩子的动作有哪些)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妈妈培养孩子的动作(妈妈培养孩子的动作有哪些)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母婴健康成长群,学习健康育儿,产后瘦身,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好身材

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xmwj2023@163.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xmry.cn/6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