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_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律的方法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 培养孩子的自律能力的方法
1、以身作则,培养孩子对时间的感觉:
孩子的时间观念,是从实际的生活习惯逐渐培养起来的。
妈妈要善于为每天的生活习惯建立一定的规律,让孩子每天要做的事情成为一种固定的模式,循环往复。例如早上起来要先刷牙和洗脸、然后喝下一杯温水、接着换衣服、折叠床铺,最后是吃早餐、出门等。
而爸爸就要成为这些生活规律的捍卫者,例如该起床了就不能赖床,闹钟一响就要起来跟孩子道早安。孩子的拖延症一般都是从赖床开始,而赖床的始作俑者很多时候就是加班很晚的爸爸。
另外,不管工作多忙碌,爸爸和妈妈都要保持家庭环境的井井有条,妈妈需要合理安排时间擦一下家具的灰尘、摆好沙发上的抱枕,爸爸回来的时候电脑包、袜子、鞋子不能乱放,以身作则树立榜样,让孩子养成做事有条理的习惯。
三岁之后的孩子,一般都可以独立完成自己玩具的收拾、鞋袜的摆放,这些事情爸爸妈妈们就不要代劳,要逐渐培养孩子的自我负责意识,学会从生活细节中掌控时间。
2、巧用家庭活动,培养孩子主人翁意识:
自律能力强的人,都有极强的主人翁意识,这种主人翁意识也是我们要给予孩子的。
培养孩子的主人翁意识一般可以从周末的家务分工和假期外出旅游两个场景着手。
周末大扫除的时候,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能力,安排相应的任务量给他,例如收拾自己的房间、衣柜、书架,帮忙整理杂物间等。真正懂得参与家务劳动的孩子,不仅时间观念会越强,对自己周边环境的设计意识也更强,因为他们潜移默化会有一种思考习惯就是:如何给自己打造一个更舒适的环境。
制定家庭旅游计划的时候,可以和孩子一起商量目的地的选定,然后将需要准备的事项、出发的时间、每天到达的地点告诉孩子,让孩子将力所能及的事情提前准备,提醒孩子要按时出发,耽误出发时间将极有可能耽误整个行程。在旅游过程中,可以赋予孩子“监督委员长”这样的角色,督促大家按时起床、集合、出发,每次集合的时候让孩子清点人数。
孩子的参与感,在于父母的用心。给予孩子更多拿主意、施发号令的机会,让他知道自己具有掌控的能力,可以让孩子更快成长。
3、分享生活励志事例,坚定孩子信念:
孩子年级尚小,各项自我把控能力还未成熟,容易定力不足。而生活习惯和自律能力的培养又有“前期兴奋、中期痛苦、后期享受”的特点,所以,三番四次地重复提醒孩子是在所难免的,爸爸妈妈要多点耐心。
二、懂视生活
1、树立榜样。家长要做好榜样,将事情都弄得井井有条,生活有规律,孩子也会随之学习,自律性也不会太差。
2、引导。从小引导孩子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控制,比如从小就培养及时整理玩具、衣物的好习惯,家长先要准备适合孩子收纳的收纳箱,位置摆放要适合孩子身高的高度,可以方便孩子收纳。洗手的水池也应符合孩子的高度,孩子更易养成自己洗手、关水龙头的习惯。
3、自我管理。对于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教给孩子自我管理,比如设定管理目标、洗手规范,让孩子按照规范进行自我管理。寒假、暑假,都是自我管理的好时间,家长可以布置给孩子一些任务,如收拾书桌、厨房的一部分、书架的一部分等。
4、制定规则和奖励。孩子完成任务时,通常可以给予一定的奖励,也可以教会自我奖励,这种奖励可以使孩子更容易养成好习惯,提高自律性。
三、培养孩子自律力的10个方法(上)
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作为家长,如果我们孩子从小可以做到更自律养成更多的好习惯,那么,我们作为家长不仅可以更轻松,而且,孩子的未来也一定会大概率取得令人满意的成就。
培养孩子自律力可以使用以下10个方法。
1、爸妈以身作则
作为父母,能做到身教的事情,那么就不要言传。
如果我们想要孩子成为自律的孩子,那么,我们就要成为自律的家长。
大家现在看到能够做到极度自律的杨老师,其实在三年前压根就是另一个样子,用我先生的诟病就是压根坐不住,每天都想着跑出去玩。但那时候我儿子已经读小学一年级,我先生和我慎重谈过一次,主要表达的意思就是,如果想让儿子成为一个自律的学生,那么作为家长的我们就要做出表率,庆幸的是,我先生是个自律力极高的人。
当时,我们希望儿子能够养成早起的习惯,说实话无论大人或者小孩,能够做到早起都不容易,为了让儿子做到早起,我于是调整了自己的作息时间,也就是那时候开始,我的自律计划中有一项就是“早起”。
现在我儿子读小学四年级,每天早上六点钟起床,而且从不赖床,当有人问他怎么做到这么早起床时,我儿子都会很不好意思的说:我起得一点儿都不早,我妈妈早上四点就起床啦。
2、专注力训练
做到自律,其实就是孩子能够在不用家长监督的情况下,去专注地完成他自己的事情。
孩子从小其实是具备专注力的,就如小孩可以专注地玩一块石头或者一张纸巾很长时间,而且是浑然忘我的境界。用《心流》的作者说法,小孩其实是很容易进入到心流的境界,忘却时间忘却自我浑然投入。
然而,随着小孩年龄的增长,很多时候,专注力却在下降,原则上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孩应该有更强的自控力,但是,事实上,我们的孩子专注力却在下降,就如很多家长投诉自己孩子做作业磨磨蹭蹭东张西望就能知道。
小孩的专注力为什么会下降?其实有社会环境的原因,例如电子设备的普及和娱乐的多样化,这些都是破坏孩子专注力的。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家长造成的,例如有的家长会给孩子买很多的玩具和书,小孩一个玩具刚开始玩,就被另一件更好玩的玩具吸引走,或者刚翻开一本书,就被另一本更好玩的时候吸引走。
作为家长,我们有很多时候无法改变社会环境,但我们可以营造家庭的小环境,例如在家庭里营造专注学习的氛围,起码在我家,我和我先生都保证能做到大部分时间都是看书。
作为家长,我们要通过一些方法去培养孩子的专注力,例如用“番茄钟”这样的方式,即在30分钟之内只能专注地做一件事情,其他的事情等30分钟之后再去做。例如可以让孩子在一段时间内只玩一个玩具,只读一本书。
3、正反馈
正反馈是指让孩子明白有哪些行为是可以得到正向鼓励的,从而去激发他更多的做这种行为。
为了让孩子做到更自律,也就意味着我们日常要设置的正向鼓励的事情都是有关孩子能够做到自律的方面。
例如当我们发现儿子很认真的阅读书籍,我先生都会专门对儿子讲:你认真读书的样子是我最喜欢看到的。所以儿子在这样屡次被肯定之下,慢慢的养成了只要是有空的时候就会去认真读书。
你希望孩子在哪方面做到自律,那么就需要在哪个方面做出持续的正反馈。
这在心理学上早就做过实验,也就是巴浦洛夫的条件反射。指在一定条件下,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建立起来的暂时神经联系。条件反射在解剖生理学上又称前馈控制系统。两样本来没有任何联系的东西,因为长期一起出现,以后,当其中一样东西出现的时候,便无可避免地联想到另外一样东西。
我们家长可以借用条件反射理论,培养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一系列正向“条件反射”,例如早上一起床就要叠被子,下午一放学回家就开始写作业,一到周末就要去做更长时间的运动等。
4、延迟满足
延迟满足是指为了培养孩子更多关注未来收益,而不是当下的即时反馈。
自律的核心是通过日复一日的做某些事情,从而让自己在未来可以有所收获,这就需要一个人具备延迟满足的心态,因为很多事情做了后当下并不一定能看到结果。例如学习就是典型的反馈滞后的行为,一天一周的努力刻苦学习并不会带来什么明显的提升,而只有持续性的努力才有可能取得成绩。
我们家长当然可以通过正反馈去鼓励孩子努力学习的行为,但我们更重要的是培养孩子具备延迟满足的心态,让他能够做到对当下的诱惑有抵抗力。
例如孩子向家长提交求的时候,家长最好不要做到有求必应,这也是训练延迟满足的一种方法。
5、时间管理
自律的人表现之一就是时间管理能力,他能明确的知道自己在一天时间内必须要做到哪些事情。
就如每次节假日之后,很多小孩都会出现赶作业的情况,其实就是时间管理出了问题,如果把暑假作业分摊到每一天来做并不会太累,但如果要在最后几天把暑假作业赶完,那真的是一件大工程。想起我自己小时候,就是一个缺乏时间管理的孩子,我最夸张的时候补作业一天能把一支圆珠笔写到没水。
在我儿子开始上学后,每次他放学回来或者节假日,我们都会问他关于时间的安排,这是从小让他适应自己去管理时间的习惯,如果他的安排是合理的,我们就会承担提醒者的角色,如果他的安排是不合理的,我们也会提出自己的建议,让他去做适当调整。
四、家长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呢?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好度?
家长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呢?在这个过程中应该如何把握好度?要想培养孩子自律,可以利用下列三种方法:树立规则意识,适当激励,锻练认知失调。在这一过程中父母务必信念十分坚定不移,不会轻易优柔寡断,要记住良好的习惯全是从小培养出来的。
一、树立规则意识
在这个社会之中,不论是台面上规则或是隐性的标准,都要人去遵循。常言道,无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家长想要宝宝活得较为自我约束,就要懂得给小孩塑造标准,例如夜里10点之前一定要入睡,那在9:30的时候就要将自己整理好到床上去,这一标准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就督促孩子遵循。等孩子养成习惯性,那样他就不花费非常大的力气就学会了自我约束。在写作业的时候要将身旁每一个响声屏蔽,不玩手机不看电视,这也是一种自律的主要表现,那样在孩子每一次写作业的时候,都帮他将这些响声关闭,让孩子养成习惯性,那样以后孩子一旦开始做作业,便会遵照这一标准。
二、适度的激励和处罚
孩子能够坚持一星期在10点前入睡而且用心写作业的时候不跑神,那么一定要给与一些奖赏,例如在周末的时候陪他去游乐园玩一次,去买一个他心爱的玩具,孩子在这里一周之内仅有二天做到了上面这些事儿,那么一定要给与一些处罚,例如礼拜天并没有零食能吃了,也不能去玩,还要进行额外工作。不论是处罚或是激励,目地全是为了让孩子保持自律。
三、锻炼延迟满足的能力
打个比方,在桌上放一个碗,盘子里有10颗糖块,教育小孩父母即将离开30min,在这里30分钟之内不能去偷食碗里的糖块,吃完之后便会有处罚,假如30min以后,碗里的糖块总数也对得话,那样还会继续附加获得10个糖块。但在此过程中别忘记一件事情认知失调,仍然要满足他,小孩做错了也一定要给与处罚,不可以由于他哭好几声就优柔寡断。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_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律的方法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_如何让孩子养成自律的方法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母婴健康成长群,学习健康育儿,产后瘦身,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好身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xmry.cn/52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