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在家如何培养孩子洗手_如何培养孩子勤洗手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怎么培养孩子爱洗手的习惯
洗手看似简单,殊不知学问很大。而大多数人没有养成洗手的良好习惯,也不知道如何正确科学地洗手。一般人在洗手时,多半只是简单快速的搓洗一下手心、手背,就以为已经完成任务。要“有效”的洗手,就必须留意下面几个步骤:
一般按照以下七步骤洗手即可有效清洁:
1、开水龙头冲洗双手。
2、加入洗液或抹肥皂,用手搓出泡沫。
3、小心地双手相互擦手心、手背、指甲内外和四周、指尖、虎口位置,最少揉搓10秒钟才冲水。
4、用流动的水冲洗至少10秒钟。
5、完全擦干净后,才用清水将双手彻底冲洗干净。
6、用干毛巾或手纸彻底抹干双手,或以干手机吹干双手。
7、双手清洗妥当后,别再直接触摸水龙头,防止再度脏手。应以抹手巾包裹水龙头,或在水龙头上泼水冲洗干净,才把水龙头关上。
二、怎样培养幼儿园幼儿洗手的习惯
指导幼儿洗手的第一步就是要告知幼儿洗手的意义,之后要教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并提高幼儿对洗手的兴趣,让幼儿爱上洗手,加强手卫生。
1、告知幼儿洗手的意义:要告诉幼儿洗手的意义,明确洗手是为了减少疾病的感染,也是为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教会正确的洗手方法: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非常重要。先要将双手用温水湿润,然后使用婴儿洗手液或者婴儿香皂涂抹整个双手以及手腕。之后要相互揉搓掌心,两手交替揉搓对侧手背、指缝,双手交叉指缝进行揉搓,弯曲手指左右交替揉搓指关节,相互交替揉搓大拇指,五个手指间并拢在对侧掌心旋转揉搓,最后再揉搓左右手腕,用水冲洗干净。洗手的时间不能少于15-20秒。如果幼儿不能很好的记住洗手方法,家长也可以在家中洗手池旁张贴幼儿正确洗手步骤的宣传画册,让幼儿掌握正确的洗手顺序;
3、提高幼儿对洗手的兴趣:可以将洗手的步骤编成儿歌,让幼儿边唱边洗手,从而提高幼儿对洗手的兴趣。也可以让幼儿观看一些教洗手的动画片、讲一些关于手卫生的小故事,指导幼儿正确洗手。
三、怎样培养孩子盥洗的良好习惯
1. 创设良好的盥洗教育环境
首先,我们通过对幼儿盥洗室创设公共区域的环境挖倔,发挥公共区域的教育作用。我们在小弟弟和小妹妹的小便池上分别画上两顶款式不同的漂亮小帽子,旁边写有汉字“男”和“ 女”,为幼儿创设一个整洁优美的环境,让他们体验和享受环境带来的舒适与快乐。
我们还结合图文并茂的宣传图片,督促培养幼儿养成正确洗手的好习惯。中班老师采用大小不同的圆点从大到小有秩序地排列,提醒幼儿自觉养成人多排队的好习惯,消除不安全的隐患。
2.采用生动有趣的教育形式
在幼儿生活活动实施中常常会出现我们教师空泛的说教,造成幼儿被动 模仿的学习机会多,因人施教的个别活动少,幼儿经常处于枯燥的学习,机械地操作。针对这些弊端,我们采用生动形象的教育,让幼儿内化知识,考虑幼儿真正的需求,兴趣点和可发展的空间。
幼儿往往对其感兴趣的活动充满好奇,因此我们创造条件利用兴趣来培养他们的良好的盥洗习惯。在幼儿盥洗时,用摄象机录下幼儿不同的行为表现。通过录象回放观摩,让幼儿找一找那些是对的,那些是错的,大家共同探讨,参与解决在盥洗中存在的问题,增强幼儿对良好的盥洗习惯培养的意识。
其次,我们结合幼儿在盥洗中存在的现象,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自编自演情景表演,把培养的要求融进自编的情景中,使抽象的道理更形象化,具体化。
3. 发挥榜样的力量
教师是幼儿模仿的重要对象,我们的日常行为随时都对幼儿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我们 要做有心人, 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机会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用自己良好的盥洗习惯去影响他们。同伴是幼儿观摩学习的榜样,我们在幼儿中树立良好的典型让其 他幼儿学习,采用结对子,一帮一的形式,相互交流观摩,取长补短,以此激发幼儿去模仿和学习。
4. 开展适当的行为强化
针对一些散漫,任性的幼儿,我们严要求,鼓励他们学榜样。这些幼儿大多缺乏正确的家庭教育,导致不良习惯的形成,表现在盥洗时嬉闹,推挤,对同伴有攻击行为,以自我 为中心。但这些幼儿大多好胜心强,在积极的引导下,主动性很高。我们利用这一特点,采取做值日生,做哥哥姐姐等形式。针对一些幼儿在盥洗时表现出的种种不良行为习惯,选择正确的行为作为目标不断强化。如:对于盥洗时爱嬉闹的幼儿,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对于推挤,对同伴有攻击行为的幼儿不忘提醒遵守盥洗要求,当幼儿缺乏控制能力时,教师要有意识的利用语言,表情,动作等给予暗示,及时提醒。通过大带小教弟弟妹妹洗手的活动,为小班幼儿起示范作用,还能在规则意识,谦让精神等方面起到榜样作用,而个别散漫,任性的幼儿在小班弟弟,妹妹面前则更增强了约束自我规范行为的意识。
5. 多种教育的整合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用指甲钳,教育幼儿要养成经常检查指甲的好习惯。指甲长了要及时剪,修剪完,可让幼儿看看剪下的指甲有多脏,使其感受洗干净小手的重要。
爱玩水是每个孩子的天性。教师在来园活动时可适当地给其提供玩水的机会和条件。如:为动植物换水,浇水,清洗小盘子。用抹布擦洗自己的小抽斗等。教室里挂几把小牙刷,当幼儿玩沙后指甲里残留泥沙和污垢时,可教会幼儿使用小刷子进行清洁。让幼儿感受清洁带来的 舒适,初步形成自身对清洁的需要。
其次,不断扩大幼儿的学习知识面,增加 信息收集量。让幼儿了解水资源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水,而我国又是水资源 缺乏的国家,让幼儿从小养成节约 用水,随手关紧水龙头的好习惯。
6. 家园共同教育
经常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中的盥洗情况,引进家庭教育中的经验,使幼儿园的教育更具针对性。同时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盥洗习惯培养的要求及方法,使家园教育保持同步,形成合力。建议家长在家中为幼儿创设良好,便利的盥洗环境,给孩子准备专用的洗手液和肥皂,毛巾,润肤油等用品,这些用品最好放在幼儿可以自由取放的地方。
养成良好的盥洗习惯是人不可缺少的素质之一,对于其今后的健康发展也具有相当重要的作用。从小播下良好习惯的种子,将会获得命运的收获,有良好盥洗习惯的孩子将终身收益。
四、如何培养幼儿良好地洗手习惯?
幼儿良好的洗手习惯的养成包括两方面:首先要让幼儿理解和掌握洗手的正确方法(六步法),再通过长时间一贯性的培养使幼儿养成良好的习惯–手脏了自觉洗手、饭前便后主动洗手及洗手时节约用水等。
在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洗手习惯之前,我们首先要检查一下为幼儿洗手创设的环境是否适宜。硬件的设施设备要完善,包括有大小适中的肥皂、儿童专用的毛巾等,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北方的园所可以在冬天提供温水洗手。作为教师,我们还要在幼儿洗手的场所创设相应的教育环境,如洗手的步骤图等。
具备了适宜的环境的同时,我们要让幼儿理解“为什么要洗手”、“你的小手干净吗”以及“什么时候要洗手”这些问题。可以开展“观察洗手水”的活动让幼儿直观地感受到洗手可以洗掉手上的污渍。比如,一次户外活动后,我们端来一盆清水请一位小朋友在盆里洗手,看看水有什么变化。孩子们看到洗过手的水惊叹道:“真脏呀!”再请这位小朋友搓一搓肥皂再洗,水变得更加脏了。此外,还可以通过展示细菌的图片,让幼儿了解手上看不见的脏东西。还要告诉幼儿画画和户外活动后、进餐及饮水前、摸了脏的东西后以及如厕前后都要洗手。只有解答了这些问题,才能侈激发幼儿内在的洗手动机和需要。
接下来,在让幼儿知道了洗手必要性的基础上,要教会他们正确的洗平方法。我们可以用儿歌、故事、游戏等形式,引导幼儿掌握正确洗手的步骤。比如,引导小班幼儿一边说《洗手歌》一边练习洗手。通过丰富的活动,幼儿很快就能学会洗手,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良好的洗手习惯已经养成。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不断地鼓励幼儿坚持洗手,可以采取奖励和竞赛的方法。比如,开展“小手真干净”的活动,选出认真洗手的小朋友并加以奖励,通过榜样的作用,鼓励大家都能认真洗手。还要将活动延伸到家庭中,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不是主动、认真地洗手,并争取家长的支持,做到幼儿园和家庭的要求一致,持之以恒。只有这样,幼儿才能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在家如何培养孩子洗手_如何培养孩子勤洗手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在家如何培养孩子洗手_如何培养孩子勤洗手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母婴健康成长群,学习健康育儿,产后瘦身,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好身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xmry.cn/4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