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让小编来大家介绍下关于孩子离婚 父母 情绪_孩子离婚 父母 情绪低落的问题,以下是小编对此问题的归纳整理,来看看吧。
文章目录列表:
一、孩子情绪化,父母应该怎么做?
“你哭,你哭,再哭的话妈妈不要你了”
“你为什么那么喜欢闹啊,闹又不能解决问题,有什么好好说不行吗?”
晚上好,又到了每周五的考拉夜话时间。应该不少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经常会说以上这些话吧。
因为孩子容易情绪化,很多时候会影响到家长的情绪,特别是工作生活压力大的时候,家长很容易也失控,说出伤害孩子的话或做出伤害孩子的事。
其实管控情绪已然是一门学问,无论对什么年龄段的人来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研究表明,大脑中负责情绪控制和自我平静下来的前额皮质部分,在一个人长到20~25岁之前尚未完全发育成熟。
可见,大人管理自己的发脾气行为尚且如此难,孩子更甚。
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情商太低,动不动就发脾气、哭闹等等。其实这是家长对情商的误解。没错,情商高是指一个人控制情绪的能力,但控制情绪,不是说让自己什么都不表现出来,压抑在心里,不让任何人看出自己的情绪,这不叫情商高,这只是善于伪装自己。
真正的情商高是懂得寻找情绪的发泄口,不会不讲理地乱发脾气,发泄完自己的情绪之后会自己迅速调整好,告诉自己,我能解决好自己的问题,我不会因为这些而被打倒,我会把自己的生活过好。
所以说,情商高不是没有情绪,而是懂得释放情绪,再调整自己。
但是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情商是一个逐步构建的东西,它们在个体的成长过程中作用重大。因为它是个人核心、人格构建的基础,孩子们一步步通过自己情绪释放来探知应该如何去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这个时候家长的逐步引导就显得尤为重要。
可以说,从情绪唤起–情绪失控–情绪管控,这是一个人走向成熟的反复锻炼过程。
那么面对生活中孩子情绪化的情况,家长又应该怎么做呢?
1、先允许孩子释放自己的情绪
每个孩子都不会无缘无故发脾气,孩子还小的时候,没有很强烈的认知,习惯了以这种最直接的方式去表达自己的诉求和不满。
每次孩子在发脾气的时候,都会经历一次对自身的失望和要崩溃的感觉。而每一次缝合起这些破碎感,重新体验到控制感以后,个体的安全感、自信自尊都会得到加固、升级。
所以,必须允许孩子体验到这样一个完整过程。如果你试图去阻止一个发脾气的孩子,其实不仅帮不上忙,反而会雪上加霜。孩子的情绪得不到纾解,积压在那里,他也就很难真正有心理空间去学会“有话好好说”。
而以后孩子的情绪会控制不被父母看见,委屈和愤怒都会翻倍。情绪长期不被看见,甚至被打压、被否认的孩子,长大后遇到问题,还可能重回早年的情境中,习惯用哭闹、撒泼、蛮横不讲理,甚至打砸东西等诉诸行动的方式去应对。
2、分析情绪产生原因,指出正确和错误的点
父母应该尝试去了解孩子情绪产生的原因,但没必要过度惊讶或者呵护,别给他发脾气就能得到一切的错觉。父母了解原因之后,给孩子一个发泄情绪的空间。等他冷静下来以后,可以对他说:妈妈知道你不开心,有什么你可以跟妈妈说,我们可以一起来解决。
如果是孩子很无理取闹的情况下,父母不要一味责怪,其实孩子是意识到自己错误的,只是童年强烈的自尊心让他们不会轻易认错,可以举个别人的例子,通过别人的故事来告诉他,你可以表达情绪,但你要慢慢学会正确释放情绪,而不是觉得会哭就有糖吃。
在我们的小孩还没长成一个鲁莽的、情绪化的动物之前,多给以他们接纳和共情。站在孩子的角度,采取共情的方式,反而更容易安抚对方,让较快地平和下来。
3最后给予孩子一个拥抱
当孩子已经流露出意识到错误的样子,我们应该及时给予一个拥抱,告诉他,其实我们都在,错了一起面对。也就是说,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是,作为孩子的一个可靠的、有爱的容器而存在,这个容器可以暂且存放孩子的情绪,为孩子梳理自我提供了一个安全、可控的缓冲空间。
在这个空间里,父母温和且坚定的态度,父母接纳孩子情绪的行为本身,孩子都会逐渐吸收,并内化为自身接纳和成长的力量。
很多时候家长的情绪和孩子的情绪很容易互相影响,以致于事情很小却发酵到不可收拾的地步。或者最后即使事情得到解决,但是错过了对孩子性格的塑造期。
作为家长,我们自己要学会纾解自己的情绪,对孩子起一个言传身教的作用,让孩子看到,父母也是有有情绪的时候,但他们是这样去解决调整的,这就是人生很宝贵的一堂课了。
让孩子明白:
“没有关系,我可以释放。”
或者是,“暂时的失控也没有关系,我能尽快调整自己。”
这样长大的孩子,也更不容易无故发脾气,即使发脾气,他也能较快地处理好,不至于造成情绪失控而做出不理智的事情来。
孩子的情商教育比知识教育来得重要得多,因为只有一个人能很好地处置自己的情绪,他才有可能在各个领域和处境游刃有余。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情绪化,并采用正确的方式处理,是每个家长都需要学习的课题。
二、父母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1.闭上眼睛,深呼吸,平息情绪。
当怒火中烧时,请闭上眼睛,别看那个惹人发火的孩子,眼不见心不烦。再深呼吸,平息情绪,给自己两分钟想一想,劝诫自己发火是没用的,还是像个有用的办法解决问题才是最重要的。
2.蹲下身子,看看孩子,放缓语气。
父母不要总是利用高大和威严来俯视孩子,请蹲下身子,用几秒钟平视孩子的眼睛,这样会让孩子感觉和父母是平等的,他也会平静下来看着父母。张嘴说话要放缓语气,轻声慢语的和孩子交流。
(图片来源网络)
3.想想孩子的优点,抵消愤怒。
做错事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过的坎,可孩子也会有很多优点。当父母要吼叫发怒时,可以想想他的各种优点,或是想想这次孩子犯的错比上次要轻多了,也许该表扬他,而不是用吼叫来提醒他又做错了。
4..吼叫过后,一定要安慰孩子。
如果没控制住还是吼叫了,那在事后一定要安抚孩子,抱抱孩子,亲亲孩子。和孩子说清楚他做错什么了,妈妈为什么要发火,而且还要表明妈妈发火也是做错事了,向孩子道歉。趁此机会可以和孩子做个约定,以后都不许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否则就要给对方一个惩罚。
(图片来源网络)
其实很多父母每次吼叫后都会后悔,并下定决心以后绝不吼叫了,可就是没法控制住自己的情绪。父母不要只是后悔,更多的是要想想再吼叫下去孩子会变成什么样,懦弱?无能?暴躁?甚至会恨父母一辈子。父母请停止你的吼叫,要不然20年后,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育儿知识,欢迎关注百度知道“有谱爸妈”~
三、父母离婚孩子判给谁?
您好,关于父母离婚后抚养权的问题按如下方式处理。
1、针对两周岁以下的子女
根据该《通知》第1条的规定:“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上述规定,主要考虑到孩子在哺乳期,以及其他不便由男方照顾的情况,原则上由女方抚养,更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但是有上述情况之一的,男方也可以主张抚养权。当然夫妻双方也可以协商两周岁以下的子女随父方一起生活,如对子女的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以准许。
2、针对两周岁以上的子女
根据《通知》第3条的规定:“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一方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一方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总结起来主要有这几种情况,一方不能生孩子了;和一方生活较长时间的;一方没有其他子女的;另一方患严重产染病或其他疾病的。
虽然孩子在两周岁以上的,但是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条件旗鼓相当,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此时,如果子女与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生活较长时间,而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愿意抚养且有能力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未成年子女十周岁以上的,还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四、母亲和孩子因父母离婚分开是什么因果
结果是什么,这要看父亲娶到的继母是啥样的人了,如果是贤妻良母,那孩子很可能比原来都好!如果是恶毒妇人,那孩子将在恐怖中长大!
五、离婚男方再婚分户,父母孩子和前妻合适吗
你这话木有说清楚
有些看不明白你的意思
既然离婚了你的前妻就不会再和你有任何瓜葛了
再婚是你的自由
父母也无权干涉
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孩子离婚 父母 情绪_孩子离婚 父母 情绪低落问题和相关问题的解答了,孩子离婚 父母 情绪_孩子离婚 父母 情绪低落的问题希望对你有用!
母婴健康成长群,学习健康育儿,产后瘦身,添加 微信:1533261829 备注:好身材!
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xmry.cn/2446.html